首页 > 管理文章 > 荐读 |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文章详情

荐读 |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来源:江苏天圭认证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5-05 点击:667 分享:

自1996年英国标准化协会BSI颁布BS 88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南》,至1999年由BSI、DNV等13个国家标准化组织和认证机构共同推出区域性标准OHSAS 18001:199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规范》,到2001年底我国原质检总局正式发布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以来,历经20余年的运行、总结和完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8年3月12日正式发布了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我国亦于2020年3月6日正式发布实施GB/T 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出赋予了用人单位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与手段,即PDCA管理模式,通过持续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使用人单位按照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模式去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但由于审核人员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安全风险知识的认知和不同实践经历的差异,可能出现一些关键审核点的缺失,下面笔者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问题

  危险源辨识是否充分直接决定其风险管控的有效性。通常情况下,对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人的行为因素带来的危险源大家都能够比较充分地辨识出来,但针对管理缺陷、人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态等方面因素的辨识比较欠缺。依据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包括心理、生理性因素和行为性因素,而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又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精神压力过大等,在当今社会,人的心理、生理性因素所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管理因素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配置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职业健康安全投入不足、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欠缺、教育培训不满足要求、应急救援流于形式,以及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健康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不完善。在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中,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导致事故发生的最终原因则几乎都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因此,不断地完善人的因素和管理因素的辨识,才能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的问题

  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因此,应始终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作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的主线。那么,如何开展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在通常情况下,大家对经常性的活动所涉及的风险能够进行有效管控,如生产加工设备设施风险、特种设备风险、消防风险、危险化学品风险、危险作业风险、职业危害风险、交通风险、饮食风险、采购及外包风险等,但是以下两个方面的风险控制仍需加以关注:

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更新

  目前,国家在工矿等行业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工艺和产能方面,以及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降低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对用人单位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更新引起足够的关注。

全员参与和用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特点是强调过程控制和生产现场,所以体系的贯彻需要全员参与,由决策层、管理层和具体操作人员共同完成,要求用人单位的每位员工深刻理解和领会标准要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掌握体系方针和目标,通过自我监督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为了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员工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及其职业健康安全代表有权协商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员工有权利和义务接受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培训,包括与其工作有关的应急预案的培训,用人单位应做出安排,以保证员工及其职业健康安全代表有时间和资源来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计划与实施、评价和改进措施等活动。所以,用人单位在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一定要发动全体员工共同积极参与该项活动,通过教育培训和参与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实践,使员工真正认识到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给员工带来的好处以及自身行为的改进所带来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凡是安全文化建设优良的用人单位,其员工参与的程度最高,事故发生的频次明显低于同类型的其他用人单位。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和全员的参与,能够明显地改变员工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促使员工自觉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规范工作、自主自我监督和监督他人行为、指导同事安全工作、积极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与相关人员共同研究找出解决办法、出现意外紧急情况能够随时随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所以,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对用人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员工的参与程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了解掌握重点行业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的问题

  针对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民航、铁路、邮政、水上和城市轨道交通)和渔业船舶、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危险废物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重大危险源,作为审核人员应及时了解中央、国务院、行业部委等出台的涉及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当前应引起关注的几个方面: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之一。其中风险分级管控就是利用风险评估技术,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再通过行政和技术管理手段落实管控方案,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的产生,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就是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全面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因此,在审核过程中应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过程控制、安全绩效监视分析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信息化建设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使用科学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各种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系统、煤矿安全领域煤矿安全监管执法系统、消防安全领域基层消防网格化管理平台系统、交通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领域航行安全和海上搜救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城市建设安全领域城市安全平台体系系统、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领域园区集约化可视化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系统的建设。

智能化建设

  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是将传统的、分散的、依赖于大量的安全控制措施,逐渐被基于元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的高级、智能手段所取代,能够预判生产隐患,同时基于上下文背景采取相应措施以规避或提醒。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煤矿安全领域煤矿智能装备和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等建设。

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建设

  安全生产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是指在全面辨识反映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状态的指标基础上,通过隐患排查、风险管理及仪器仪表监控等安全方法及工具,提前发现、分析和判断影响安全生产状态、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信息,定量化表示用人单位生产安全状态,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使用人单位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及后果严重程度,从而形成具有预警能力的安全生产系统。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煤矿安全领域安全监控系统、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工业视频监测系统和重点地区的冲击地压、水害监测数据接入省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非煤矿山安全领域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消防安全领域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道路交通安全领域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交通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领域商渔船防碰撞预警系统;城市建设安全领域城市地下基础设施信息及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系统;危险废物等功能区安全领域,建立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常态监测机制系统等建设。

  总之,审核人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完善危险源辨识知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控知识、不断地了解掌握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最新的政策法规,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促使用人单位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如有ISO认证、咨询辅导或培训需求,请联系网站在线客服,并说明是在认证服务信息网(www.21cniso.com)上看到的!

全国服务热线:400-886-2040 | 伍老师(QQ:3543664362);叶老师(QQ:860236959)

免责声明:

1、本站文章均转自网络或本站会员发布,本网站文章均注明出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已证实内容的真实性;

2、本站对上述所有内容,不提供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3、本站对上述文章内容、图片、作品等,除根据相关人对其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或异议作“移除”处理外,不承担其它任何责任。